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

1/72 雷電Raiden Mk-II

電給我的怨念強大到影響我的人生這說法一點都不為過;從小時候開始算起,把雷電模型拿在手上的願望,我等了25年

 

雷電是1990年的街機遊戲,然而它的模型卻一直都沒下文;以前找得到的資料只有不知道哪時候出的GK套件和很小台的合金玩具。直到2020年PLUM出了雷電V阿茲瑪的1/100套件,但是五代造型根本不是小時候印象中最經典的Mk-II…然後就在武漢肺炎期間某個因緣際會下我從3D建模開始做起,再用3D列印出零件,全自製了這架模型


終於PLUM預定在2025年要出雷電Mk-II的套件,但那也是1/100的小飛機,現代噴射戰機我都至少要做1/72比例,所以當初我畫3D時就是以1/72的尺寸來設計。因此即使知道有廠商來洗牌,我還是決定把這組自製的模型給完成

 

 



雷電的經典特色之一就是直接把發動機轉下去變成VTOL模式。除了兩具主發動機,機體前半部應該也要有補助噴嘴才對,但是設定資料都找不到在哪裡,所以我就吃書自己腦補,設在機身中段白色武器櫃的外側後緣

 


嗯…進氣道和尾管造型就真的腦補很明顯,這是身為航空人的浪漫,就是得這樣才有飛機的樣子~

 

雷電的另外一個經典特色,是武器威力提升到某個程度就會變形!由於原始遊戲的畫面很差,以前都看不懂機翼根部是怎麼長出那塊白色的東西;直到我終於找到雷電2的過場3D動畫,才發現原來是可以完全變形的嗎!那麼設計模型就有價值了!

 

以前我只是在現有的鋼普拉增加部份可動關節,像這樣從頭開始設計整隻可以變形的模型從來沒做過。雖然有電腦輔助但也不免懷疑這到底行不行得通…結果還真他媽的沒有問題可以順利變形呀!

 

變形時機翼往外伸展,然後前半部機翼再往後轉下去,底下的武器櫃往上升就完成了。研究這個機構實在是想了好久

 

 


差異最大的就是機身中段,而整個機身也會拉伸變長哩!



副武器是熱核飛彈和大型炸彈,就是直直射出去威力比較大的,和丟下去會炸出大天坑的那顆。一樣設定稿沒畫出來,我自己腦補的 

至於我跟雷電之間的故事,是這樣的…

以前小時候舅舅會帶我去台南的良美百貨 (倒店很久了,就是永康區平實公園斜對面那棟在路口的國泰世華)打電動;那些滿滿的機台當中,就是雷電特別吸引我。雖然同時也有其他STG機台,但是像條鞭子那樣甩的紫光雷射砲是雷電獨有的,除此之外擊落敵機的殘骸墜地後可以炸出天坑或是撞倒房子、集束炸彈可以直接鏟平森林之類的超精美畫面、配合動人心弦的BGM…不只讓我印象深刻,也是90年代STG的代名詞

後來雷電也紛紛移植到PC和PS平台,不用特別去打大型機台,宅在家就可以不斷享受這個經典遊戲。同時小學時我跟著同學一起玩模型玩具,兩者相結合就漸漸的產生出想要擁有雷電模型的願望


 

我讀國中時模型也玩了一陣子,因為玩機戰而收藏的鋼普拉、超時空要塞、鐵金剛系列算是很好買,但唯獨心心念念的雷電就是沒見過。某天跟模型店老闆聊天時他說有的高手會自己做零件,而同時剛好報紙也正在介紹設計門檻比較低的紙模型。嗯…自己做呀,不管是塑膠模型還是紙模型,那時候我對於自製完全沒概念,但如果廠商不出,也就只有這個方法了。因此我開始收集當時沒有出模型的機體資料,分門別類存在硬碟當中,希望有朝一日學到自製的技術把這些模型做出來;這時候是2002年

之後讀高中時我開始玩遙控飛機,而這難度不低的興趣最好是先在電腦用模擬軟體練習後再飛真的模型比較妥當。我用的是入門級的FMS教飛軟體,裡面內建了好幾種機型,但並沒有當時廣營剛出的P-40,結果有人分享了用Metasequoia建3D模型再匯入FMS的教學,全英文的我看不是很懂,但也就依樣畫葫蘆弄出了P-40的3D檔案,而且還真的可以在FMS裡順順地飛。好笑的是當下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就是3D建模,是後來唸大學接觸了AutoCAD才知道自己在幹嘛XD

除了CAD,因為主修機械我還另外學了其他3D建模和向量繪圖軟體。這時我想起以前用Metaseq建模的往事,而Metaseq剛好是紙模型拆圖軟體紙藝大師(Pepakura Designer)認證相容性最好的。咦,我會畫3D加上以前收集的怨念自製模型機體資料,這樣不就萬事俱備了嗎,自己設計紙模型行得通!早就希望立體化的雷電當然是我的首選,不過那時候網路上的資料幾乎都是剛出的雷電3而不是小時候玩的二代,嘛…沒魚蝦也好,雖然不是印象中的古典雷電,玩得到新機也聊勝於無啦,就這樣我自己設計出雷電3的紙模型;這是2010年的事了


 時間咻一下來到2021年,出社會後我經歷了Maker movement、3D列印崩盤平價化、參訪日本WF、自己創業開公司等重大事件,而現時遭遇的是武漢肺炎疫情在台灣大爆發。就在某個因為疫情半封城不能出門工作只能待在家的下午,朋友打電話給我說Phrozen的光固化3D列印機在出清特價,只要8000就可以入手;要知道不過五年前同等級的機台價格後面可是多個0啊!8000塊對於當時因為創業賠了好幾年資金的我來說是有點痛,但有了它生產模型零件會方便得多,所以還是懶趴捏著刷卡下去了,爽!

又因為被關在家裡實在很閒,懷舊病又犯了,就開始把以前學生時期建立的檔案一個一個點出來看。20年來換了好幾台電腦,但是資料都有確實備份下來,其中一份就是以前收集的雷電資料。不同以往,現在的我已經有了設計機構的知識、有了畫出細節不含糊的3D檔案的技術、也有了可以輕鬆生產零件的3D列印機、更有了發達的網路可以找到以前找不到的資料,而且到現在也還真的沒有廠商出過古典雷電1/72的模型;嗯,是時候了,20年來的願望終於可以靠著自己的力量實現啦!!!



或許就是從小對於雷電模型的執著,才讓自己一直以來都會去關注學習自製模型的方法。當年學Metaseq就是因為軟體沒有內建P-40、學3DMax就是因為沒有1/72的雪風、買3D列印機就是因為沒有生產設備…感恩現在什麼資源都有,死而無憾了~

不聊了,我先去畫下一隻模型的圖檔了。喔,別問我有沒有賣,這款設計做為商品不夠成熟,就是我自己做爽的而已;想玩請去買PLUM套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